政策法规

八问八答!四川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权威解读

发布时间:2022-09-02 阅读量:896

  8月22日,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确定了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等17家试点园区,标志着试点建设申报评审阶段任务完成,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今天,通过“八问八答”,带您详细了解四川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近零碳排放园区是什么样的?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态,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以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通过调结构、上工程、推技术、促交易、强管理等各种手段的有效组合,最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于零。


近零碳排放不是不排放温室气体,而是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下,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降低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使园区碳效能效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并非所有园区都具备建成近零碳排放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应充分考虑园区温室气体的排放体量、演变趋势和减排经济技术可行性。




二、为什么要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园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园区强化低碳产业支撑,也需园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重要体现。


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低碳产业聚集区,四川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有利于发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优势,提升园区电气化、清洁化、绿色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和聚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绿色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出口产品绿色竞争力;有利于示范引领梯次有序协同碳达峰和碳减排,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典型场景和优良实践案例,提升区域绿色影响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零碳排放试点工作。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示范。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鼓励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近零碳排放方案编制工作,推进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开发区;按照减源、增汇和替代三条路径,开展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四川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行动计划(2022—2023年)》要求,开展零碳或近零碳试点示范,将“实施低碳(零碳或近零碳)试点示范工程”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三、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是如何形成的?


四川作为经济大省,省级及以上园区超过100家。不同园区面积大小、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能效水平等均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22年4月24日印发《关于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启动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试点名单的确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组织申报阶段,由各市(州)生态环境局、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园区报送申请表,经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同意后,园区组织编制试点建设方案,并由所在市(州)生态环境局、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步审核上报。二是确认名单阶段,由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对试点建设方案进行评审,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和公示情况,确定试点建设名单。


试点园区均为《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收录开发区及其他省政府批复开发区的全域或部分区域、国家级新区的产业功能区。试点建设主体为开发区(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17家纳入试点的近零碳排放园区有何特征?


纳入试点的园区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空间分布广,区域聚集度高。试点园区分布在成都、攀枝花、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凉山11个市(州),其中成都市最多(5家)。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地区均有覆盖,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多达10家,占比高达58.8%,区域聚集特征突出。


二是主导产业类型多。试点园区主导产业既有钢铁有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信息、动力电池、锂电材料、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还涉及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除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外,其他园区主导产业均以制造业为主,其中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金堂工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聚集度较高。


三是试点建设路径差异大。试点园区结合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实际,提出差异化建设路径和模式。比如,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打造星级绿色建筑群,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实施交通电能替代工程,西昌钒钛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突出光伏应用和传统产业转型。也有部分园区提出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数字智慧赋能、碳排放总量削减、化石能源清零、投融资模式创新等目标任务。




五、如何因地制宜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


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紧扣《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建立降碳管理机制。建立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协调工作机制,配备碳排放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低碳发展规划统筹,将近零碳理念和要求融入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园区基础能源监测统计和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推广碳标签,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碳足迹认证和应用。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构建减污降碳激励机制。


二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提升园区供热集中度和效率。加大余热余压余气梯级利用,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产出率。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提高生产过程、交通物流等环节电气化水平,打造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场景。引导和推动参与绿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降低购入电力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推动节能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序调整,不断提升单位土地、用能和碳排放的经济产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先进制造业聚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诊断和节能改造,深入挖掘节能减污降碳潜力,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落实建筑环境与节能政策标准,推动园区绿色建设水平。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有序实施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再生水利用率。推广碳汇式绿化方式,巩固提高生态系统碳汇。




六、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已开展了哪些工作?


试点建设启动以来,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及申报园区积极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各项工作,已形成一定成效和特色。


省级层面,推动构建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政策体系,明确对创建成功的园区给予资金奖励,征集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组织赴攀枝花、德阳、宜宾、凉山等地调研,与德阳、内江、南充等地园区交流座谈,召开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培训会和咨询会,支持省内外17家机构联合发布全国首份近零碳排放园区倡议,加强政策解读和园区试点建设宣传引导。


园区层面,紧扣发展与减排,加快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和工程建设。比如,独角兽岛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三批次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项目加速呈现。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依托清华四川互联网研究院研发的“碳见”(CarbonInsight)软件,实现情景动态演绎和碳数据一图呈现。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启动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出台交通全域电动化替代支持政策,已实现2户规上企业碳中和。




七、如何做好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后半篇文章”?


下一步,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深入做好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后半篇文章”,帮扶指导园区开展更低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探索。


一是推动试点落地,指导园区尽快印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年度计划,加强工作调度,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调研督导,组建试点支撑专家队伍,组织下沉调研,深化评估考核、技术研发、示范创建等课题研究,加强重点工作调度。


三是促进投资融资,广泛征集优质低碳项目,建立项目库和清单表,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四是强化能力建设,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培训,提升抓好降碳工作的能力。


五是做好宣传引导,提升园区和企业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企业自主行动意识,营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八、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预期达到什么效果?


一方面,推动试点园区在近零碳发展路径探索、场景打造、投资融资、技术应用、数字赋能、统计核算、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模式,为全省园区更低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路径。


另一方面,经估算,预计到2025年试点园区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产业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碳排放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公众号